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全站搜索
新闻详情
 
当前位置
重拾身边 苗苗 王子涵 刘慧莹:不是“车迷”旅人而已
作者:admin    发布于:2024-06-15 03:49    浏览次数:
  

  公交车对大多数人来说只是一种交通工具,但对于泥金来说,坐公交车却是一种爱好。泥金是名就读于北京某高校的零零后学生,他与公交自很小的时候起就已经结缘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对坐公交车这件事愈发痴迷,“出行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将日常生活的某件事作为爱好是件很快乐的事”。但泥金认为自己不算完全意义上的“车迷”,比起对公交车本身的热爱,他更享受地是坐公交车这件事所带给他的将他与其所身处社会连接起来的体验,他更像个旅人,乘坐公交是他奔赴远方认识世界的独特方式。

  小时候的泥金就对公交异常痴迷,他把公交当成一种娱乐和放松的方式,或漫无目的地坐车、或打卡穿胡同线路、或领略翻山线路……可谓是一个实打实的车迷倪墨耕。来北京上大学的三四年里,泥金已经把北京的公交车型、公交站点、公交线路记得大差不差,随意点明一条公交环线,泥金基本都能准确无误地把沿途的站点挨个说出来一遍。当别人问还有几站到目的地时,泥金说:“我不具体数还有几站,等快到了我叫你。”只有对北京的道路和公交摸得清清楚楚,才能达到这种境界。朋友有时会对此感到诧异,泥金也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一句:“坐得多就知道了。”

  在车上,泥金首先要面对的就是其他的乘客。“我不想把自己定义为一名观察者,我更喜欢成为参与者。”现实中,公交车上的泥金显得很另类。在大多数车厢里尊龙人生就是博!官网手机版,老人堆里的他显得格外扎眼,而且也许只有他这么一个人不把公交当成一种交通工具来实现出行的需求。当癖好撞上柴米油盐,癖好难免不会被添上一丝“清高”,这也自然成为了泥金和乘务与乘客之间一条深远的沟壑。但是泥金不想以清高、隔绝和旁观的“观察者”自居,他一直在喜欢并且尝试接触并融入坐在身边却又略显遥远的人。看上去羞涩内敛的泥金经常与其他乘客攀谈,聊聊北京、说说日常、帮着把坐轮椅的乘客推上车、和着司机骂上一句莽撞的前车司机、帮着调解一下车厢里的矛盾和争吵……这么说来,他倒是和车上北京的老大爷老大妈没差了。

  泥金喜欢和其他乘客谈天说地,也喜欢用相机和文字来记录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甚至为了拍人,他还特地买了一部相机。有时候有精力了,他还会在坐完一系列公交车后写下一篇小游记,记录自己的见闻和感想。其中有一篇叫做《来自东坝的言语》,详尽地记录着他在一个夜晚里与一名乘务员之间的对话:

  “哦……步行呀?那不行呀。”我正想查一查地图看是哪个小区,他的电话又响了。(摘录)

  在我们看来,这种记述只言片语的瞬间的游记,充满着温情和力量。不过在一些车迷眼里看来,可能就会被看做是“不务正业”,会被视为“政治不正确”。这些车迷们,有时候爱路号胜于此条线路上漫山遍野的山桃美景、爱刷站点的“功绩”胜于旅途和站点本身。他们或许不会关心那些远在深山的线路,只要能够骄傲并满足地告诉其他人“我早就去过了”就好,他们往往紧盯着他们的“战绩”,不甚关心身边的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又经历着什么。在泥金看来,自己和他们其实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不能也无法去衡量彼此之间的差距,他们仅是对交通的不同面向的喜爱有所偏倚和侧重柠檬黄。对所有车迷来说,其他乘客都是一种既亲近而又遥远的存在,而作为车迷的一员,泥金选择前往和触达这个他所能看到的远方浓淡干湿。也许,他不是一个“车迷”,而是一位旅人。

  人类发明的交通工具很多,但泥金偏爱公交;公交车上的座位很多,但泥金偏爱前门首排靠窗那个座儿。“在公交上,你的视野可以不光局限于车厢之内,窗外的城市风貌相比于车窗内会更加开阔。”公交比之地铁,给了泥金更多捕捉所行之地自然与人文风光的机会,而前门首排靠窗座位的战略“高”地无疑是尽览窗外风光的绝佳视角。拿对泥金来说有特殊意义的北京H51路来说,2021年4月1日前,这辆翻山车能从怀柔于家园一下子开到延庆南菜园,时而翻山时而渡水,若是像泥金一样,要赶在4月1日线路变化之前的某个初春之日登车,一幅山温水软、山远水长的城郊画卷便会徐徐地悉数展现于眼前……看见漫坡的山桃迎新出的绿芽,看见黄花城长城新新涌入的一塘春水,看见四海镇背阴面将将解冻的冰面,看见好似很远的郊区的北京,看见好似很远的北京的春天。

  但泥金口中的“窗外之景”绝不仅仅停留在景物本身,更重要的是目之所及景物背后的风景。“我把它作为一种文化纽带来理解……这是个融入社会的过程,在公交车上能看见不一样的状态。”坐北京的公交车能领略中国高速公路风采的背后,是北京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居住地与工作地经济水平的严重割裂;在厦门BRT(公交捷运系统)上坐车能饱览跨海盛景的背后,是厦门的岛屿地形对地铁这一交通运输方式的排斥;而再也不会出现在某辆公交车视野内的白云鄂博的某个老矿区的背后,是又一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诞生浓墨。公交车载着泥金,“咯吱咯吱”地穿行在中国社会的大地之上,一扇车门,一张车窗倪瓒,便让外面的陌生世界呼啦啦一下子全涌进车内,被泥金看到尊龙人生就是博!官网手机版、被泥金听到、被泥金闻到、被泥金尝到年画,将泥金与它们紧紧地连在一起,从而心领神会,从而无所不晓。

  于是,每每要奔赴一个崭新的未知之地时泥金,泥金总会做些“理论研究”,以更好地领会公交将要带它进入的新世界。前往南通,他备好于海漪的《南通近代城市规划建设》和吴良镛的《张謇与南通“中国近代第一城”》;赶赴徽州,他带上卞利的《徽州传统聚落规划和建筑营建理念研究》;来到舟山,他手捧 Ernst Boerschmann的《普陀山建筑艺术与宗教文化》;身临扬州,他背着李斗的《扬州画舫录》。坐在公交上,一页页纸张上的建筑好似被从窗户缝里来的风吹了出去,在那个车窗构成的画框里全都活了过来,于是书的作者成了他的导游,随着公交车的行进向他讲述城市背后的故事,也成了他的老师,在车上为他讲授“中国历史地理”课。

  对于泥金而言,公交这条“纽带”不仅连接了他与远方,更是连接了远方与另一个远方。他与同好在一次乘坐北京H51路公交车的游记里写道:“走了这么一趟,一百多公里,看到了逃离了高楼大厦的北京,或者说被高楼大厦所不容纳的北京。还有公交车,串连着这些山里的村落拍拓法,也串连着那些城市的喧闹。”从高楼大厦到乡郊野外 、从当地民居到旅游景点、从无尽平原到绵延丘陵,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公交车穿行其间的影子,于是公交车将不同的文化串联了起来,让每一个地方、每一种文化、每一个人在都在自己的行政区划内找到安放自己的位置,某种意义上,公交车所途经的地方即为被城市所认可的地方。于是,从始发站一下子坐到终点站也成了泥金乘坐公交车的乐趣之一,公交不会拒绝任何一种风景,在一趟完整的公交线路之旅中,他能看到窗外的建筑风格的轮换、看到不同职业与不同生活状态的路人、看到中国社会的千姿百态,看到自己。他常用一个能够记录并点亮自己轨迹的APP将一条完整线路的公交运行轨迹记录下来,有时是个“圈”,有时是条“线”,坐得多了,在他手机的小小屏幕上,整座城都被点亮了王闿运,而这些光亮,不会遗忘任何一个远方。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尊龙人生就是博!官网手机版,高楼林立的城区和纷繁交织的路网挤占着地上交通工具的流动空间,拥堵、延迟、缓慢逐渐成为公交新的代名词,劝服着人们转而选择地铁等更为高效的出行流动方式。在现实需求的推动下,不断延伸的地铁网络完成了城市脉络在地下空间的复制与补充,日渐复杂的地铁线路图也成为城市快速发展的抽象性表征。

  与地铁相比,公交显得有些与这个追求高效和快速的社会格格不入。在大家都将地铁作为首选出行方式时,泥金却常常在出行时选择公交并特别为每段路程都留出充足的时间。正因为公交不急着到达行程的终点,所以能够在城市表面每一处细密的脉络中穿梭,感受到沿途上每一处微小的变迁。泥金曾在学校的书院课程中担任主讲人,为同学们介绍北京的路网与公交系统的变迁,在他眼中,公交一直用自身的沿革和变化作为北京这座城市发展和扩张的见证。

  北京的公共交通最早起源于有轨电车,1924年,从前门至西直门的有轨电车线路开通,这是北京第一条供城市居民乘用的公共交通线路,北京因此成为继天津、上海、大连之后,中国第四座修建现代公共交通的城市。经历了战时的凋敝,建国后,随着北京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首都性职能的增加,对公交路网的管理与建设也开始整顿恢复。北京城内基于步行尺度的原生城市空间被打破,北至中关村、南至木樨园、西至永定路、东至朝阳路的广大空间被纳入城市开发的范围,逐渐建立起由机动车主导的城市交通格局。截止1949年底,北京共形成了7条有轨电车线条公共汽车线年,北京公共汽车拥有运营线日,北京第一条无轨电车线月开通,次年确定了以无轨电车为主、公共汽车为辅的公共交通格局……

  此后,不断扩张的城市范围突破了原有城墙的限制,放射性道路与环形路网不断交织着、延伸着、拓展着北京同心环形的城市结构,通向新型边缘区域的道路围绕着老城逐渐向外扩散。立交桥、新二环、放射线年代为北京构建起基本完善了的路网格局,公交依托三环路等现代快速交通廊道开通了高效的长程线路,不断深入远郊。北京的快速环路建设领先全国,公交因此得以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城市内流动带来了高效的疏通效果。但是城市的急速膨胀也为新一轮的扩张与变革埋下了伏笔,公共汽车在日益不堪的交通压力重负下享受着、也消耗着这一黄金时代。

  彼时北京的地铁建设还没有形成规模,公交车依然是市民长距离出行的主力交通工具,而大多数公交场站都分布在城外,于是形成了众多长程的公交线路,甚至有不少线公里而被市民称为“百里长线路快车,从南四环一直延伸到北六环的线路呈现在地图上可以将北京清晰地分割为东西两个部分。但这样的辉煌被城市面积不断扩张带来的发展格局失衡所打破,地面交通状况持续恶化,高峰时期的拥堵使得所有地面交通方式都陷入寸步难行的窘境。随着地铁这一不受路况限制的通勤利器的兴起,公交车的功能或消失、或被地铁承担,曾经风靡一时的“百里长线”也逐步被拆分、撤销,比如曾经著名的728路就合并入1路(老山至四惠)、666路(大北窑至通州)和322路(四惠至通州)三段,最终成为了城市发展时期的限定版记忆。

  在这样的现实状况中,北京城市公交努力为自己寻找到了新的价值定位。虽然长程的公交线路在与地铁的竞争中丧失了优势,但是地铁对人流规模的依赖也限制了它的覆盖范围。地铁不能延伸进城市的每个角落,于是接驳地铁的公交线路就可发挥自身的灵活特点成为地铁与共享单车之间的联结,为市民出行的“最后几公里”提供解决方案。那些早起买菜的老人、职住分离的上班族、日常通勤的学生,他们的需要也始终被公交关切着。驶入社区的微循环专线、兼具城市观光用途的双层公交、专为城市游览设计的观光公交尊龙人生就是博!官网手机版、联结中关村与通州等地的快速直达专线、地铁停运后依然坚守的夜班线路等,也都始终在各自的沿途范围内为市民们提供便利的服务。北京公交的变迁始终与北京这座城市发展的脚步相一致,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中为城市提供着始终如一的温暖与支持,它们既是维持城市运转的细小螺丝,同时也是彰显城市魅力的闪亮名片。

  在2021年4月1日,原本由怀柔于家园开往延庆南菜园的H51路,在延庆段截短至四海镇运营。像此前被截断的长途线路一样,这条大名鼎鼎的北京市内第一长线最终为自己的曾经画上了句号,也让延庆与怀柔间的联络告别了一车直达的历史。泥金在截线前去打卡了这条百余公里长的线路,但自觉并不带有多少告别的意味。城市的发展中总有这样的变化,新的现实需要总会推动着那些原有的存在做出改变,这样的改变也是公交陪伴这座城市的方式之一。“我们感受了它曾经的辉煌,也理应接受其当下的消亡,成长的故事里还有更多远方值得被探望。”

  如前所述,在泥金的手机地图软件中有一个界面,用细细密密的红线记录着他在北京这座城市中乘着公交到过的每个角落。公交路线构成的细密的红色纹路如血管一般,清晰地勾勒出北京这座城市中无数细微的脉络。顺着这张红色的路网,泥金仿佛能沿着这份带有历史色彩的足迹,触及整个城市从过去到未来始终跳动着的脉搏。那些线路末端的光亮,也仿佛无数延伸着的触角,时刻准备着去触及更多无尽的远方。

  本文系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3年《专题片及纪录片创作》课程作业,获得“新青年非虚构写作集市”优秀作品。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脚注信息
Copyright 2017 尊龙人生就是博一下下 All Rights Reserved